历史小知识

“在 1960 到 1973 年间,徕兹公司 (LEITZ) 为自动对焦和相应的传感器阵列技术申请了一系列专利;在 1976 年的 'photokina '大会上,徕兹展出了基于之前技术开发的产品 'Correfot ';1978 年,他们又展示了一台具备完全可用的自动对焦系统的单反相机,而其后进展甚缓。
 
世界上第一台量产的自动对焦民用相机或许可追溯到 ‘ 柯尼卡 (Konica) C35 AF ’ —— 于 1977 年发布的一台便携式 P&S 机 (Point & Shoot)……而随后于 1978 年发布的 宝丽来 (Polaroid) SX-70 则是第一台量产的拥有自动对焦功能的单反相机。
 
1981 年宾得 (Pentax) 推出的 ME-F 是一台使用机内传感器与带镜头马达的 35mm 规格的自动对焦单反相机;稍后在 1983 年,由 尼康 (Nikon) 推出了 F3 AF,这是他们的第一台自动对焦相机,设计原理跟 ME-F 差不多;时间到了 1985 年,美能达 (Minolta) 发布了第一套完整的可换镜头的自动对焦单反系统 —— Minolta AF,以 Minolta 7000 为代表,可以推动相关的 Minolta AF 镜头群实现自动对焦;紧随其后,尼康和宾得推出了自己的自动对焦系统,同时保持了对于之前系统镜头的兼容性;而更迟一些,在 1987 年发布的 佳能 (Canon) EOS 系统让镜头配置马达以控制光圈与自动对焦,机身则仅传递电子信号。”  —— 摘自 Wikipedia

• Henri Cartier-Bresson 在 1952 年出版了Images à la Sauvette(《决定性瞬间》)。
• 森山大道在 1967 年获得了日本摄影评论家协会新人奖。 
• Josef Koudelka 在 1968 年拍摄了苏联入侵布拉格 (Invasion 68: Prague)。
• 石内都在 1969 年获得了木村伊兵卫摄影奖。
• 东松照明在 1975 年出版了《太阳の铅笔》。
• Nan Goldin 在 1986 年出版了 The Ballad of Sexual Dependency
• Alex Webb 2011 年出版的 The Suffering of Light 的副标题是 " Thirty Years of Photographs ",三十年精选……这本儿画册的封面照片儿是 1981 年拍摄的。
• 被雪藏了五六十年的 Saul Leiter,于 2013 年 11 月 26 日在纽约去世。

……

这所有的荣光
都与自动对焦无关

 
生生:

你好哇。

前面几封信让你看了不少照片儿,他们都非常好看,他们都不太像我们平常拍的照片儿,他们一看就是那种“大师照片儿”。但我们现在已经比较清楚他们的小伎俩了,至少在技术上已经基本不再神秘了。

他们用阳光十六法则应付室外,他们用阳光十六衍生法则应付室内或暗光环境,牢牢地把住了曝光;他们都有自己非常惯用的镜头,他们非常熟悉自己的镜头焦段的“框”,牢牢地把住了画面取景范围;他们都有一个自己觉得非常舒服的距离,有人选择远远地拍,他就一辈子远远的,有人选择把相机㨃到人脸上拍,他就一辈子㨃人脸。

之前我跟你说过,在绝大多数日常拍摄的情况下,我们只有把相机里所有默认开启的“自动功能”都给关上,才有可能真的拍到一些什么。聊到现在,我们已经基本把所有要靠自己搞定的东西都揽回到我们自己手里了,最后只剩下一个大问题还没有解决,一个非常大的麻烦——对焦。

 
我们绝大多数人常用自动对焦,然后基本上拍出来的照片儿就是咱们照片儿的那个样儿,但那些摄影大师呢?他们基本都不用自动对焦,或者这么说吧,他们好多人想用都用不了,因为当时没有,他们在没有自动对焦干扰的情况下,拍出来的照片儿就是他们照片儿的那个样儿。所以,这会不会侧面地说明了这么一个事儿:对焦方式会影响照片儿的样子?

我从第十二封信开始铺垫,铺垫到现在,中间聊了那么多那么多,聊定焦镜头,聊变焦镜头,聊距离,聊框,聊“要么横着涂,要么竖着涂”……这一切,都是为了今天,因为自动对焦太要命了,你要摆脱它,越早越好,越快越好。

我先给你看看“自动对焦”的遗毒。
 

 
如果你用自动对焦,相机默认会把对焦点放在画面正中心,即便你可以调整对焦点的位置,但基本所有人都会觉得很麻烦,而且,如果拍完一张照片儿,你忘了把对焦点调回到中心,等拍下一张照片儿的时候就容易对焦在不对的地方儿。所以,绝大多数情况下,我们都倾向于把对焦点固定放在画面中心。

自动对焦还有一个特点,它会诱惑你死死地盯着那个对焦点,盯到你眼里只有那个绿色的对焦框,又因为这个绿色的对焦框经常在画面中心,所以慢慢儿地,你会发现,你每一张照片儿的主体都在画面中心,而且除了这个主体之外,再也没有什么别的东西可看了。因为你拍的时候只能看到那个主体,其实也不是因为你只能看见那个主体,而是因为你只能看见那个绿色的对焦框。

上面两张照片儿都不是用自动对焦拍的,但看起来都特别像用自动对焦拍的,为什么?就是因为我之前不会拍照片儿的时候用自动对焦中毒太深了,现在解毒的过程就很费劲。

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,你可能以为有很多种解决方案:比如自动对焦二次构图,先对焦,然后让镜头往左往右或往上往下偏一点儿;比如,反正我现在不用自动对焦,那就强行不把主体放在中间不就行了么,又不是做不到;比如,实在不行就靠后期裁切,把主体放在什么三分点上。

如果你这么想,说明你还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,那就是:视觉习惯

我知道单一主体很无聊,我知道把主体放在中间很无聊,我知道我现在不用自动对焦我很自由,想把主体放在哪儿就放在哪儿,但因为之前用自动对焦拍了太久,我现在前期拍摄的时候,只有主体在中间我看着才舒服。

再次强调,即便我非常清楚这样很无聊,但就是很难克服这个视觉习惯。

之前的那些摄影师,他们从最一开始就是旁轴取景手动对焦,他们的画面感是取景框里的一切,而不是对焦框,所以他们很难会觉得主体只有放在中间才最舒服——天生吃有机蔬菜的不会知道农药什么味儿。

对焦方式会影响我们看世界的维度,左右我们看世界的角度,而我们看世界的维度和角度会直接反映在我们拍的照片儿上……所以,依赖自动对焦的我们,拍出来的照片儿才都那么平庸。
 

看 Gueorgui Pinkhassov 拍的大鸡。
 

 
我很确定他没用自动对焦,因为我知道他拍这张照片儿的时候用的是一台 Leica M 系旁轴相机,所以他只拍一只鸡都可以把画面拍得这么复杂,精巧且简洁的复杂。

你可能会奇怪,这只大白鸡和这张看起来干干净净的照片儿有什么好复杂的?首先,如果是你,你能不能看到这只被一小束阳光打亮鸡头的鸡?其次,你能不能观察到用白色的墙当背景可以凸显出黑色的人影,然后用黑色的人影当背景又可以凸显出这只大白鸡?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,你能不能一抬手儿就抓到这个瞬间?

Gueorgui Pinkhassov 有一篇专访,专门儿讲这张照片儿,他说他当时就直觉性地拍了三张,没考虑太多,上面那张成片儿是第一张,第二张大鸡闭眼了,第三张鸡头动了一点点,动进了阴影中,然后他就没有再继续拍了。事实上,他在很多专访里都有谈到这张照片儿,因为这只鸡是摄影界的名鸡,这只鸡就像寇老师的那条狗一样,是 " The Rooster(那只鸡)",不是 a rooster(一只鸡)。
 

 
他当时直觉性地拍了三张?他的直觉怎么那么好?这个咱们后面会说到,而现在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是他“一抬手儿就拍了”。

一抬手儿就拍的话,又没有自动对焦,那他是怎么对上焦的呢?先不说他的相机本身就没有自动对焦的功能,关键是,即便有也显然不行,来不及嘛……但手动对焦更不行,因为在这种情况下,手动对焦一定比自动对焦还要慢,他可是一抬手儿就拍了,拍了三张,最后只有第一张成图了,也就是说,如果没赶上第一张的那个时机,稍微慢一点儿就变成第二三张废片了。

所以他是怎么抓拍到这个一闪而过的瞬间的呢?答案就是:不对焦,因为再快的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也没有不对焦快。

咱们下次开始正经聊这事儿,让你一抬手儿就能按下去快门,让你不对焦也能对上焦。

P.S. 多说一句,我现在只要看见大鸡就会拍照片儿,希望你已经知道我为什么会这样了,哈!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