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好,我是随你们去。今天这节课,我们来聊聊后期修图这件事。

我记得我在最初接触摄影时,特别唾弃对照片进行后期修图。那时候我认为摄影就应该以记录真实为主。但随着继续在摄影这件事上进行探索,我意识到当初那种「拒绝修图」的想法是错的。

记录真实只是众多摄影形式中的一种,在一些需要真实还原的场景用途时,摄影就应该追求记录真实。但是在很多时候,我们需要加入一些自己的修饰,才能让摄影去正确表达出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。

其实,哪怕你的拍摄需求永远都是记录真实,后期也是经常需要的,这只是后期的风格和目的不同而已。因为相机拍摄下来的照片本就经过了一次后期处理,并不是绝对真实,和我们肉眼看见的色调也不一样。

所以,无论你对于摄影的观点是怎么样,后期你都需要去了解和学习。某种意义上来说,后期目的和构图目的一样,二者都是为了进一步的准确表达。我们在后期时去掉杂乱信息、突出色彩、加强光影对比 … 所有的工作都是在完善原图,而不是改变原图。

在后期这部分课程里,我会以实例操作为主,在实例中分享我的后期思路以及各个调整项的用途,通过实战来带领你入门手机摄影后期。不过在实操之前,我得先带你去了解后期工具的选择、熟悉后期工具的基本功能,这样你才能在接下来的课程里更快上手后期。

选择合适工具

在后期工具方面,我目前在手机上最经常使用的是 VSCO、Snapseed 以及 SKRWT。其中VSCO和Snapseed 都是综合性工具,而 SKRWT 则是专门针对照片透视纠正的工具。在我的使用习惯里,我大部分时候会用 VSCO 进行调色,由于在 VSCO 上部分功能不全,有时会打开 Snapseed 进行再次调整。

你使用的工具不一定需要和我的一样,因为修图的思路都是相通的,这不会影响到学习效果。如果你打算另选工具,你需要考虑你选择的工具是否具备这三点要素:非社区导向、足够稳定以及不会压缩画质。

选择非社区为导向的工具。一方面来说,以社区为导向的工具,不太可能一直完善它内置的后期工具。而我们使用后期软件,会比较容易养成习惯并一直使用下去。如果你用习惯了一个后期软件,但是习惯后发现功能很多不全,不得不被迫换软件,这就比较麻烦了。

另一方面,打开社区为导向的软件进行后期调整,可能会造成专注力下降。毕竟社区一堆新鲜事,有可能你修着修着就去看别人发的动态去了。

选择足够稳定的工具。要判断一个工具是否稳定,比较简单的方法是去选择一些更新迭代相对较久的工具。

选择不会压缩画质的工具。你可以通过将原图与后期导出图来进行对比判断,对比时着重查看分辨率和画面放大细节。

虽然你可以自己选择工具,但是对于照片透视纠正方面,SKRWT 可能是能做得最好的工具,为了画面和画质,我建议你使用 SKRWT。

在综合工具方面,VSCO 与 Snapseed 的确是很不错的工具,总体来说,它们功能齐全、交互友好、性能稳定,在摄影师群体里它们有着极大的装机率。这很大程度是因为两款工具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,但并不是意味着它们优秀到不可取代。

所以,如果你实在不想使用 VSCO 和Snapseed 这两个工具,也可以选择其它自己喜欢的工具,只要满足刚才所说的三个基础要求即可。

熟悉工具功能

手机的后期工具通常都比较容易上手,即便真的是比较复杂的功能,大部分情况下软件自身也会提供详细的操作教程。如果你要想熟悉工具每个调整选项的功能,我的建议是打开软件,一个一个去尝试。因为现在修图调整的效果都是实时渲染可见的,并且没有试错成本,这是最简单直接且高效的方法。

在这里我将一些基础常见的后期调整选项给你列了出来,并简单描述了它们的功能和注意事项。这部分内容你不需要牢记,可以在熟悉工具时边看边尝试,也可以把它当作一个小小的参考表,在遇到疑惑时回来看看。

当你上手并理解了每个调整选项的单独作用后,就可以去看一些高质量的修图实例教程了。在我个人的标准里,高质量至少需要满足两个条件,一是最终成片的完成效果好,二是教程着重思路而非具体参数。

通过大量查看这样的教程,去理解别人的后期思路,你才能彻底弄明白每个选项组合调整对于画面的影响。在接下来的两节课里,我也会给你提供修图实例教程,但这仅仅是我个人的经验,是基于我个人风格与需求而形成的。在学习阶段,我建议你多看看不同的调色,这样你才会探索出一个自己的色彩风格。

后期这件事,既不需要高效率,也没有犯错成本。在这样的前提下,你并用不着刻意去记一些操作的具体步骤,重点是理解思路和用途就好了。到最后,调色还是要根据你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来进行。

思考调色倾向

通常来说,你的调色倾向是由你自身的审美决定的。但是,对于初学者来说,一开始的审美总是错的。或者说,你希望调整到某个效果,但结果总会大部分时候显得用力过猛。要解决这个问题,最好的方式便是先去模仿他人的色调,尽可能做到接近。

所以,在学习后期的过程中,我建议的流程是:熟悉工具 - 依照调色教程模拟调色 - 脱离调色教程模拟调色 - 建立自己的调色想法。我会带你进行到「依照调色教程模拟调色」这一步,在这之后,你只需尽可能多地进行实践和练习即可。

在正式开始上手调色前,我有一些后期调色相关的通用建议告诉你。我把建议分为了黑白和彩色两部分。

黑白色调

黑白色调因为色彩单一,画面自然会看起来干净许多。除开个人的喜爱偏好外,我认为黑白色调适合三种情况:突出明暗关系、表达特定情绪以及掩饰色彩问题。

1.突出明暗关系

对于像例图这样强烈光照下拍摄的画面,如果你希望突出明暗光影的对比效果,使用黑白色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
2.表达特定情绪

如果你的画面内容是想表达忧郁、孤独等特定情绪方向,黑白色调会加强这类特定情绪的表达,此时也适合使用黑白色调。

3.掩饰色彩问题

有时候,我们拍摄的原图色彩并不好看,或者并没有什么突出的颜色,那么可以转为黑白色调来掩饰色彩的问题。

彩色色调

对于彩色色调,我也总结了三点比较适用于初学者的规则。它们分别是:色彩尽量自然、符合表达内容、主色调不宜多。

1.色彩尽量自然


过度调整是初学时容易遇到的问题,这样容易使得照片看起来不自然。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追求自然,否则画面容易显得腻、劣质、粗暴。在这 3 张例图中,第 1 张是我希望的调色效果,第 2、3 张分别是在第 1 张的基础上过度添加饱和度以及过度添加清晰度后的效果。

2.符合表达内容

照片的色调要符合画面表达的内容,这样才符合我们的后期目的:完善原图。

阴天的重庆。为了突出潮湿、阴暗、沉闷的感受,我着重展示场景的绿植色彩,并统一降低了画面的饱和度。

下雨天的上海。为了突出下雨天的质感,以及阴天偏冷的温度感受,我的选择是降低画面亮度、加强对比度、色调偏冷处理。

艳阳天的三亚。为了突出植物以及阳光明媚的感受,我将照片色调调得偏蓝偏绿,亮度适当提高。

3.主色调不宜多


你可以看看上面这三张例图。无论是这 3 张例图,还是你去看其它的优秀照片,绝大部分照片的主色调都在 3 种以内,这样的画面会看起来色调一致,舒适自然。

总结

在这节课里,我和你分享了有关手机摄影后期工具的选用方法,怎样去熟悉和使用工具,后期的学习路径以及后期调色的基础建议等。这是一节特殊的后期教学课程。在整节课里,没有一丁点具体的操作教程,但里面有我大部分关于后期的经验和思考。

我知道,当你第一次看完这节课后,很可能除了下载几个 App 外,对于其它地方的感觉还是一知半解。别紧张,你只需继续跟进后面的课程。后期的操作与修图风格是学习不完的,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方法。这节课主要是和你分享有关于后期的思路和方法,掌握基础的方法,你才能更好地去驾驭不同的后期风格。

作业

好了,这节课到这里也就结束了。我给你留了一个小作业。在你初步熟悉后期工具后,希望你点击 这里 进入部落,分享 1 张你使用工具完成后期调色的照片。不太会调色也没关系,如果有问题,我会帮你找到并指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