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好,我是宋宁。

从今天这一节课开始,我要给你讲讲具体怎么来推进敏捷。我会结合案例,用四节课的时间介绍推进敏捷的三大步骤:评估诊断、团队敏捷试点、大规模推广。今天,我们先来学习第一步:评估诊断。

在我做咨询的过程中,一开始经常会碰到下面这些问题:

其实,无论是想做敏捷但不知道怎么去选择方法,还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套用成熟的实践经验,抑或以自己不具备条件为借口犹犹豫豫不敢去做,这些问题反映的都是大家没有做前期的评估诊断,因此不了解自己的现状,不清楚自己的痛点,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去推进敏捷。

就像医生在看病之前需要患者先做各种相关检查,有了检查结果,医生才好对症下药,敏捷实践亦是如此。在我们决定推进敏捷前,第一步就要评估企业目前的整体情况是什么样的,它在文化、实践、工具等维度上,已经达到了什么程度?它有什么痛点亟待解决?

只有把这个第一步做好,对自身的情况有个清晰的认识,我们才能针对自身的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敏捷方法。

那么,如何做敏捷推进前的评估诊断呢?我想分为两部分来谈,首先从理论上说说做评估诊断的方法步骤,然后以一个案例具体说明在实践中到底应该怎么做。

评估诊断的方法步骤

从理论上来说,我们通常采用“四步法”来做评估诊断。

第一步:挑选代表性项目。这一步类似抽样调查中的抽样,在做评估前你需要在企业里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项目,可以是业务上有代表性,也可以是研发模式上有代表性。如果企业的项目囊括了大、中、小型项目,那么我建议你从这三类项目中各选一个来进行评估,这样你在深入评估项目时,得到的结果才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现状。

第二步:访谈评估。在划定了需要评估的项目范围后,你需要对这些项目中的团队成员进行访谈,从流程、组织、人员技能、度量和技术等维度,对项目进行深度评估。这一步的目的是通过访谈有意识地探查项目的痛点。

第三步:制定转型计划。你需要根据访谈评估中发现的具体问题和痛点,做推进敏捷的计划,以形成后面转型工作的蓝图。痛点不同,计划也不同,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做计划方案。比如说团队的主要问题是跨部门、跨团队沟通协作不畅,那在计划中就要优先考虑团队组织的问题,必要时再做组织变革;如果团队的问题集中在从开发完成到上线前这一阶段,那么在计划中就要优先考虑建设DevOps流水线。

第四步:沟通。在访谈评估和制定计划后,在正式进行敏捷实践前,你需要与相关人员,比如说团队成员、团队主管,以及推进敏捷的内部负责人等,沟通评估结果和相应计划,以便整个团队达成一致意见。如果不沟通,大家对目前的现状理解不一致,那在互相配合上就会有偏差;更严重的是,如果沟通得不好,大家说不定还会互相拆台,这样再好的计划也是没法真正落地的。

此外,关于由谁来做评估诊断,你也要注意一下。以上四个步骤,如果你请了有经验的咨询师来做,那只需要配合他们选好项目,并安排相关成员参加访谈即可。如果你没有请咨询师,也可以请公司里与研发团队平行的部门如PMO(项目管理中心)等部门,或内部的敏捷教练来负责推进,但这些人员一定要了解敏捷,了解业界的敏捷实践情况,参加过相关培训。否则的话,不仅不能很好地发现问题和痛点,还可能使评估结果不够专业,难以服众。

上面这四点,就是评估诊断在理论上行得通的“四步法”,接下来我就以一个我之前做过的案例,来具体说明下如何做好评估诊断。

评估诊断案例分析

先说一下这个案例的背景:这是一家国有银行,在找我去帮忙评估之前已经做了一些敏捷方面的尝试,而且,内部做尝试的那几个团队自以为做得还不错。现在他们计划向更多团队推广敏捷,在此之前想让我去检查一下他们目前的敏捷成熟度,并让我帮忙做后续的推广计划。

接到这个任务以后,我跟负责接洽的部门简单沟通了下,然后选择了他们敏捷推进情况不一样的两种项目:一种是几个已经做了敏捷尝试的项目,另一种是几个没有做过任何敏捷活动的项目。之所以这样选择,是因为只有把这两种不同的项目都覆盖到,才能更好地看清这个公司的研发现状。

在选定好代表项目后,我便开始访谈评估。我把这些项目中的团队成员分成不同角色,例如开发、测试、运维、需求、项目管理人员等等,依次去和他们访谈,这主要是为了全面了解项目的研发流程,了解每个角色在研发活动中的工作情况,也了解各个角色之间的协作情况。

另外我还去他们做敏捷尝试的团队里做了实地观察,观察他们的站立会议,了解他们的需求管理、开发测试过程、上线过程。最后我有了以下这3个发现。

首先,虽然这些团队进行了敏捷尝试,但成熟度并不高,如果用5分制(1为最低,5为最高)给他们打分,这些团队的实践水平也就是在1和2之间。而且他们的管理实践推进不力,技术实践压根也没有推进。

比如,他们有一个研发团队是由5个不到9人的小Scrum团队组成的,每个Scrum团队理应各自开站立会议,这样每个团队都有一个自己的看板,这样会很方便。但他们却把5个小团队的看板放到了一块板子上,这就使同一块看板上每个团队的区域都很局促,所有的卡片都叠在了一起;这也导致每次开站立会议时,大家不只要排队,每个人还得在一堆卡片里找自己负责的卡片,既浪费时间又不够方便。另外,由于看板上所有的卡片都叠在一起,也不利于大家及时发现问题。

所以,这一系列安排都使他们的站立会议和看板没有起到提高透明度、提高协作水平的作用,这样的会议只是一个形式上的会议。

其次,该企业未推进敏捷的团队现在采用的是瀑布模式,对敏捷了解甚少。这是因为这个企业当初号召大家做敏捷时,遵循的是自愿原则,并未统一做敏捷宣讲和进一步培训,想尝试的团队就自己去学习,没有尝试的团队也就从没有主动去了解敏捷的益处,这样即便团队有了痛点,也意识不到可以用敏捷方法去解决。

所以我在访谈过程中,发现有很多人只是听过“敏捷”这个词,至于它的含义、研发管理用了它后会有什么新变化,以及到底应该怎么去做它,他们是完全没有概念的。

最后,这些团队在跨团队交流方面有很大的障碍,这表现在业务人员与开发测试团队隔离,目标不统一,参与敏捷的投入度明显不够。他们只是在开发测试团队里做了一些敏捷实践,而并没有把业务人员拉进来;团队也没有相应的制度,所以业务人员在这场敏捷活动中是想来就来、想走就走,毫无纪律性可言。另外,业务人员还是像过去一样,认为提完需求,自己的工作就结束了,至于做不做得出来,是开发测试团队的事情。

根据上面的评估结果,我在分析问题后,尝试寻找解决方案。

第一个问题的表象是大家的敏捷推进做得不够好,还有些野路子的样子,但根本原因其实是缺乏专业的指导,并不了解敏捷实践背后的意义。

针对这个问题我给出的方案是:对已经推进敏捷的团队,重新检视他们的实践情况,固化已经做得很好的地方。

第二个问题实质就是未推进敏捷的团队对敏捷没有概念,也不知道怎么去做。

针对这个问题,我给出了两步走的方案。第一步,先解决认知问题,对未推进敏捷的团队进行专业的基础知识培训;第二步,选择试点团队示范怎么做。可以将团队拆分成10人以内的全功能小团队,根据项目的痛点做相应试点计划,推进后定期做总结回顾,并邀请试点团队分享经验。

最后一个问题,其实也可以拆分成两个子问题。一个子问题是团队在跨团队交流方面有很大的障碍,这本质上是个系统性的问题,所以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。另一个子问题是团队虽然已经导入了敏捷,但并没有将业务人员纳入到其中,业务人员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模式并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。针对这个问题,我给出的方案是提出业务与研发团队的组织变革,建立产品负责人制度。

现在,我们把上面每个解决方案加上具体实施时间,就形成了半年的短期计划:

看到这里,你也许会问,为什么是短期计划而不是长期计划呢?

这是因为在敏捷中,计划的制定是渐进明细的,这也就是说,近期的计划可以具体到可实施的细节,而远期的计划则是粗略的,所以更长远的计划我们并未在评估和诊断结束之后马上就开始做。此外,因为不清楚敏捷在这个公司里的试验效果如何,所以我们还是要先做个短期试验,由试点团队试点之后,根据实施的情况做回顾和总结,再推导出进一步的长期计划。

前期访谈结束和短期计划制定完成后,我便开始和这些团队沟通。那么问题来了,这个企业的评估结果不是很乐观,我该怎么和团队沟通,才能让他们既理解自己的现状,又不失去信心呢?

经过思考,我决定不拿“满分是5分,而你们只能得1.5分”这样的量化数字给他们看,这样对他们的冲击太大。我在发现(finding)描述里,先列出了一系列的正向发现(positive findings),紧接着在旁边又列了一些负向发现(negative findings),并且告诉他们对于每一则条目来说,好的标准是什么,这样他们就会自己感觉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。然后我再讲怎样做才能弥补这些不足,并给出我推荐的时间表,让大家看看是否合理。这样循序渐进,后面我在和团队沟通具体计划时,就顺畅了很多。

另外,前面我们讲的是一个公司做敏捷转型的案例,那如果是一个项目组自己想尝试敏捷,是否需要做前期的评估呢?我是建议谁也做一下,因为项目组的现状和痛点也是需要在评估诊断中来分析的。只不过因为只有一个项目,不存在代表性项目的问题,所以四步法里的第一步是可以省略的,只做其它三步就可以了。

总结

现在我来总结一下今天的课程内容,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。

推进敏捷的第一步是评估诊断,其目的是在转型之前,让企业或者团队了解自己的现状、存在的问题和痛点。采用的方法是四步法:选定代表性项目、访谈评估、制定转型计划和沟通。

你要注意的是,评估诊断的目的是为了解自己的现状是什么,了解自己的痛点在哪里,并针对这些问题和痛点,结合短期要达成的目标,找到解决方案,制定合理的计划。也可以说,我们引进敏捷就是为了解决痛点。

目前有很多公司,他们之所以没有把敏捷做好,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在推进敏捷前,不对自身情况加以评估,直接套用成熟的实践方法,却不管这些方法适不适合自己,结果就像医生看病不问病因就直接开方抓药一样,药不对症,花了很大力气治病却没有收到好的效果,得不偿失。所以我建议你在决定做敏捷实践之前,一定不要怕麻烦,要先对自己的现状做细致的评估和诊断,之后再针对具体问题使用适合自己的敏捷实践方法,这样你的敏捷推进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。

思考题

看了今天的文章,你是不是已经跃跃欲试了呢?课程最后,我想请你结合今天的内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一下,如果让你来牵头推进敏捷,你会怎样迈出第一步呢?

我是宋宁,欢迎你在留言区与我分享你的疑问和思考。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启发,也欢迎你把它分享给你的朋友,我们一起来探讨和学习。